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在历年的教师招聘考试中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是教育心理学部分重点考察的内容。关于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往往由于知识点的繁琐,导致考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到位,以至于在解答题目的过程中会出现错误的情况。本文在此对其做出总结,希望对各位考生的备考有所帮助!

一、考情浅谈:

关于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这一块的内容在考试的过程中,重要考查的点通常是他划分的人格发展的八阶段,需要各位考生掌握分别是哪八个时期,对应的年龄以及主要冲突,以及每个冲突的含义都需要大家一一匹配起来,通过例子能判断出属于哪一时期的内容。考查的题型通常是单选、多选和判断等常规题型。个别地方也会考查一些其他题型。

二、人物背景:

埃里克森是美国神经病学家、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1927年,他受一位名叫彼德·波罗斯的老同学的邀请到维也纳一所规模较小的学校中工作,该校生源都是弗洛依德的病人与朋友的子女。开始,他是以艺术身份受聘的,后来担任了指导教师,最后,安娜·弗洛依德征求他是否愿意接受培训当儿童精神分析者。爱里克森接受了安娜的提议,以每月支付七美元培训费的条件接受安娜的精神分析训练。安娜·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与他父亲的理论不同,在诸多方面都具有独特的创建,这对爱里克森产生深刻的影响。

三、理论内容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体的一生,整个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八个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

第一阶段:基本信任感对基本不信任感

从出生到18个月左右是婴儿期。这是获得基本信任感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阶段。也就是婴儿的需要与外界对他需要的满足保持一致。这阶段婴儿对母亲或其他代理人表示信任,婴儿感到所处的环境是个安全的地方,周围人们是可以信任的,由此就会扩展为对一般人的信任。婴儿如果得不到周围人们的关心与照顾,他就会对外界特别是对周围的人产生害怕与怀疑的心理,以致会影响到下一阶段的顺利发展。

第二阶段:自主对羞怯与怀疑

从十八个月到三岁是儿童早期。这一时期儿童有了独立自主的要求,想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自己穿衣、吃饭、走路、拿玩具等。如果父母允许他们独立地去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且表扬他们完成的工作,就能培养他们的意志力,使他们获得了一种自主感。但是如果成人什么也不需要他们动手,使孩子一直遭到许多失败的体验,就会产生自我怀疑与羞耻之感。

第三阶段:主动对内疚

三到六、七岁是学前期。个体在这阶段对周围的环境(也包括他自己的机体)充满了好奇心,如果成人对于孩子的好奇心以及探索行为不横加阻挠,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去自由参加各种活动,耐心地解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那么,孩子的主动性就会得到进一步发展。反之,如果父母对儿童采取否定与压制的态度,就会使他们认为自己的游戏是不好的,自己提出的问题是笨拙的,自己在父母面前是讨厌的,致使孩子产生内疚感与失败感,这种内疚感与失败感还会影响下一阶段的发展。

大部分人容易把自主和主动区分不开。如果说自主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那么主动则是主动帮别人做事情。得先解决好自身才有能力帮助别人,因此是先自主,再主动。

第四阶段:勤奋感对自卑

从六、七岁到十二岁是学龄期。学龄期儿童能力日益发展,参加的活动已经扩展到学校以外的社会。这时候,对他们影响最大的是学校中的教师。他们很关心物品的构造、用途与性质,对于工具技术也很感兴趣。这些方面如果能得到成人的支持、帮助与赞扬,则能进一步加强他们的勤奋感,使之进一步对这些方面发生兴趣。做父母的人,不要把孩子的勤奋行为看作为捣乱,否则孩子会形成自卑感,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应该鼓励孩子努力获得成功,努力完成任务,激发他们的勤奋感与竞争心,有信心获得好成绩,还要鼓励他们尽自己最大努力与周围人们发生联系,进行社会交往,使他们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聪明的,任何事情都能做得很好,使他们怀有一种成就感。

第五阶段: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从十二岁到十八岁是青年期。青少年对周围世界有了新的观察与新的思考方法,他们经常考虑自己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他们从别人对他的态度中,从自己扮演的各种社会角色中,逐渐认清了自己。此时,他们逐渐疏远了自己的父母,从对父母的依赖关系中解脱出来,而与同伴们建立了亲密的友谊,从而进一步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将来产生一种内在的连续之感,也认识自己与他人在外表上与性格上的相同与差别。认识自己的现在与未来在社会生活中的关系,这就是同一性,即心理社会同一感。

埃里克森认为,这种同一感可以帮助青少年了解自己以及了解自己与各种人、事、物的关系,以便能顺利地进入成年期。否则就会产生同一性的混乱。如:怀疑自我认识与他人对自己认识之间的一致性,做事情马虎,看不到努力工作与获得成就之间的关系。同一性混乱,还表现在对领导与被领导之间的共同点与差异看不清,要么持对立情绪,要么盲目顺从等。在两性问题上也会发生同一性的混乱,认识不到两性之间的同一与差异等。

第六阶段:亲密对孤独

从十八岁至三十岁是成年早期。这是建立家庭生活的阶段,这时要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阶段。要建立长期的亲密关系,如果一个人不能与他人分享快乐与痛苦,不能与他人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就会陷入孤独寂寞的苦恼情境之中。

第七阶段:繁殖对停滞

30岁到六十岁是成年中期,是成家立业的阶段。这一阶段个人除关怀家庭成员外,还会扩展到关心社会上其他人,关心下一代以至子孙后代的幸福。他们在工作上勇于创造,追求事业的成功,而不仅是满足个人需要。这一时期如果事业家庭都没有取得成功就会停滞不前,觉得生活没有意义。

第八阶段:完善对绝望

六十岁以后是成年晚期。如果前面七个阶段积极的成分多于消极的成分,就会在老年期汇集成完美感,回顾一生觉得这一辈子过得很有价值,生活得很有意义。相反,如果消极成分多于积极成分,就会产生失望感,感到自己的一生失去了许多机会,走错了方向,想要重新开始又感到为时已晚,痛不胜痛,于是产生了一种绝望的感觉浑浑度日。

八阶段中勤奋对自卑与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正处于小学和中学阶段,在考试的过程中出现的频率相对会更高一些。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的上述各个阶段是互相依存的,后一阶段发展任务的完成依赖于早期冲突的解决程度,而后期阶段仍有可能产生先前已解决的冲突。个体解决每一阶段危机的方式对个体的自我概念和社会观有着深远的影响。早期阶段中问题的不当解决所造成的损失,可能会在后期的阶段中得到修正,但却往往会对个体一生的发展造成间接而深远的影响。

四、巩固提升

1、根据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对于零到一岁的婴儿,家长应该积极地、始终如一地满足其需要。( )

1、【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0-1 岁的儿童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信任感,这时候家长应该积极的、始终如一的满足其需要来培养其对世界的信任。因此本题说法正确。

2、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繁殖停滞阶段”中提到的繁殖感是指繁殖下一代的需要。( )

2、【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八个阶段。其中繁殖停滞阶段中提到的繁殖感不仅仅是指繁殖下一代的需要,而是指通过创造性的生产活动造福与下一代带来的体验。故题干的说法错误。

关注微信公众号xreduv了解最新考试资讯,加QQ群245394720定期发免费辅导资料。教师编制考试内容广泛,考生往往无从下手,抓不住重点。推荐报名教师编制考试笔试直播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进行系统学习。关于教师编制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