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五)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它是个人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够直接加以回忆和陈述的知识。主要用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和状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这类知识主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这种知识具有静态的性质。
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人没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其存在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这种知识具有动态的性质。
(六)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并列组合学习
(1)下位学习(类属学习):指将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例如,掌握了“蔬菜”这个概念,再学习萝卜、白菜等概念,属于下位学习。
(2)上位学习(总括学习):是指新概念、新命题具有较广的包容面或较高的概括水平,这时,新知识通过把一系列已有观念包含于其下而获得意义,新学 习的内容便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产生了一种上位关系。例如,掌握了萝卜、白菜等概念,再学习“蔬菜”这个概念,属于上位学习。
(3)并列组合学习(又称为并列结合学习):当学生的新概念或新命题与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观念既不产生下位关系,又不产生上位关系时,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组合关系,这种只凭组合关系来理解意义的学习就是并列组合学习。
(七)操作技能、心智技能
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程序化、自动化和完善化的操作活动方式。例如,吹拉弹唱。
心智技能也叫智力技能、认知技能,它是一种借助于内部力量调节、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例如,计算、阅读与记忆。
(八)从众、服从
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对行为的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
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九)思维定势、功能固着
思维定势,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消极的思维定势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
功能固着是指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物体的倾向。在功能固着的影响下,人们不容易摆脱事物用途的固有观念,从而直接影响问题解决的灵活性。
(十)学习需要、学习期待
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
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学习期待与学习目标密切相关,但两者不能等同。
以上就是对教育心理学中易混淆概念的整理,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祝愿考生顺利通关考试,早日成师!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