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孔子是教师招聘考试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在考试中出题频次高,主要是以客观题形式进行考查。大家在备考过程中普遍会认为孔子的相关教育思想体系庞杂,学起来没有思路,下面就对这一部分知识点进行考点“纵横”梳理,纵向理清知识点内在逻辑,横向对易混淆知识点进行对比以及有关知识点进行联系。因为孔子的相关考点和知识比较多,所以咱们拆分为几部分进行讲解,今天咱们就从宏观上来认识一下孔子,一起走进“纵横”观孔子(上)。

1.思想基础

在探讨教育思想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孔子的思想基础,孔子秉持的思想是内“仁”外“礼”的,孔子是活跃在春秋时期的思想大家,经历了西周末期,看到战争四起,礼乐崩坏,所以孔子有了外“礼”的思想,也就是恢复周礼,这里的“礼”指的是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规范和仪节,“仁”是这些准则、规范和仪节所包含的基本精神。在这二者之中,孔子以“仁”作为道德修养的最高标准,他曾说过“克己复礼为仁”。这里我们可以联系一下和儒家息息相关的人物:孟子和荀子,他们虽然没有和孔子生活在同一时期,但是他们的思想中都或多或少的吸收和借鉴了孔子的思想。比如,孟子主要吸收了孔子内“仁”的思想,所以他认为人性本善“仁义礼智信,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教育的作用是“扩充善性”,是内发论的代表人物。荀子主要吸收了孔子外“礼”的思想,认为人性本恶“人性本恶,其善者伪也”,教育的作用是“化性而起伪”,是外铄论的代表人物。

2.人性论

孔子的人性论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他有性三等的倾向“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者,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把人性分为了“上智、中人,下愚”,甚至武断的说出了“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也”,这句话体现出了遗传在人身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他也说出了“性相近,习相远也”,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习”不单指学习,而是指后天的习染,所以这句话体现出了环境在人身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句话也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天赋平等的人性论,也为孔子关于教育对象的探讨提供了依据。

3.教育对象(教育方针)

上面孔子关于人性论提出了“性相近,习相远”,所以在教育对象方面他说出了“自省束脩以上,吾未尝无悔矣”,束脩指的是古代的见面礼,孔子说只要你拿着见面礼来找我,我没有什么是不能教给你的,这句话放到现在看是很正常的,但是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就有着历史性的突破了。因为西周时期教育的特点具有明显的阶级性,也就是“学在官府”,平民想要求学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孔子把教育对象扩大到平民,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是历史性的突破。但是,同样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孔子的“有教无类”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教育公平,因为绝对意义上的教育公平探讨的是教育起点机会的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甚至教育结果也要公平,但是孔子的“有教无类”更多的是教育起点机会的公平。

以上就是关于孔子的思想基础、人性论以及教育方针,下面我们通过两道题来巩固一下:

1.“性相近,习相远”表明了以下( )因素对人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

A.遗传 B.环境 C.学校教育 D.个体主观能动性

【答案】B。解析:“性相近,习相远”的含义是人的先天本性是相近的,因为后天的习染使他们差别巨大。这句话中的“习”不单指学习而是指习染,所以是后天的外在环境。故本题选B。

2.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是因为西周时期的教育具有( )。

A.阶级性 B.等级性 C.公平性 D.普及性

【答案】A。解析:西周时期的教育是具有阶级性的,平民想要求学基本不可能,孔子把教育对象扩大到平民,提出了“有教无类”,但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教育公平。故本题选A。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