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30.3岁的妞妞游戏时常常顾忌不到别人,只能自己单独玩,是因为( )。
A、她游戏过于投入
B、她的注意力分配能力差
C、她喜欢自己一个人玩
D、教师指导不当
31.3~5岁幼儿常出现“造词现象”,如将“粉红”说成“小红”,把“灰色”说成“小黑,这是幼儿( )的表现。
A、早期创造才能
B、词汇过渡泛化
C、不能准确区分颜色
D、词汇贫乏,词意掌握不准确
32.欢欢小朋友在回答自己为什么是个好孩子时说:“我不撒谎,我帮妈妈扫地,我把玩具让给阳阳先玩。”这是( )。
A、依从性评价
B、对自己外部行为的评价
C、对自己内在品质的评价
D、对自己个别方面的评价
33.幼儿被背诵儿歌时,比较容易记住前后的内容,中间的内容较难记忆且容易遗忘,这是( )影响的结果。
A、近因效应
B、痕迹消退
C、系列位置效应
D、首因效应
34.东东看动画片着迷了,饭也不吃,妈妈说:“那你就看个够吧,别吃饭了。”东东就一直看,以为真的不用吃饭了。东东不能理解妈妈说的是反话,这是因为幼儿理解事物具有( )。
A、概括性
B、表面性
C、形象性
D、抽象性
35.对正处于哭闹状态的幼儿而言,成人帮助其控制情绪的最佳方法是( )。
A、冷处理法
B、转移法
C、反思法
D、自我说服法
36.中班幼儿园告状现象频繁,这主要是因为( )的激发。
A、道德感
B、正义感
C、美感
D、理智感
37.为避免幼儿因模仿影视作品中的反面人物而形成不良品德,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最恰当的做法是( )。
A、避免幼儿观看此类影视作品
B、对有模仿的幼儿进行说理教育
C、尽量选择反面人物少的影视作品
D、选择有正面榜样作用的影视作品
38.下列关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特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亲社会行为是儿童道德发展的核心
B、幼儿亲社会行为主要指向同伴,极少指向老师
C、幼儿亲社会行为中指向同行伙伴和异性伙伴的次数不存在年龄差异
D、在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中,合作最为常见
39.班级管理的最基本的要求是主体性、整体性、( )、高效性。
A、主动性
B、参与性
C、互动性
D、活动性
40.大一班李老师在组织幼儿进入区域活动前,先请幼儿自行商量游戏内容,游戏玩法及规则,并用图画的方式将其表达出来,这是发展幼儿( )能力的做法。
A、前书写 B、前阅读 C、书写 D、阅读
41.幼儿园课程目标主要分为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 )、月或周目标,某一教育活动目标等五个层次。
A、学年 B、学期 C、每日目标 D、主题
42.评价对课程实施具有( )、鉴定、诊断和改进等作用。
A、导向 B、激励 C、甄别 D、引导
43.王老师想了解班上幼儿在益智区使用材料,与同伴交往及操作兴趣等情况,建议她采用( )进行观察。
A、追踪观察法 B、定点观察法
C、扫描观察法 D、定人观察法
44.幼儿环境创设应具有多元指向,它应当指向幼儿的行为,幼儿的( )、幼儿的社会化,幼儿的健康,园所环境的视觉效果及园所文化的展现。
A、认知 B、语言 C、情感 D、态度
45.在创设“春天”主题墙时,教师先设计了一面“春天大自然有什么变化”的问题墙,而后又呈现了幼儿户外寻找春天秘密的图片、作品等,这种环境创设是属于( )创设。
A、展览式 B、操作式 C、填充式 D、记录式
46.体验式学习情境的设计要体现真实性、( )、社会性。
A、模拟性 B、适宜性 C、挑战性 D、开放性
47.( )幼儿能感知物体上下、前后的空间位置。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48.( )不属于有效教师互评策略中的激励式互动策略。
A、情境感染 B、启发思考
C、语言催化 D、情感分享
49.对幼儿参与活动状态的关注可从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 )和生成状态等方面进行。
A、投入 B、交流 C、互动 D、思维
50.( )是教育活动中自我评价和内部评价的一种重要方式。
A、反思 B、成长档案袋 C、观察 D、作品分析
51.活动区设置不科学的做法是( )。
A、在教室入口处创设构建区
B、在美工区旁边创设科学探索区
C、在益智区旁边创设阅读区
D、在表演区旁边创设建构区
52.在“蝴蝶与花”音乐欣赏活动中,教师问幼儿:“蝴蝶是怎样找到花的呢?”幼儿边回答边做双臂上下摆的动作,教师又问:“你看到的蝴蝶是这样找花的吗?”教师运用的教学策略是( )。
A、追问式回应 B、启发式提问
C、反应式回应 D、重复式回应
53.( )可观察的外部行为表现和内部心理体验等是幼儿游戏活动的基本机构要求。
A、游戏时间 B、游戏情境 C、游戏空间 D、游戏伙伴
54.下列关于幼小衔接表述正确的是( )。
A、幼小衔接主要是教幼儿学会拼音和认字
B、以游戏为主要的活动形式,不利于幼小衔接
C、幼小衔接主要是激发幼儿良好的入学动机和学习愿望
D、幼小衔接主要是参加各类兴趣班的学习
55.幼儿的行为表现和( )具有重要的评价意义,教师应视之为重要的评价信息和改进工作的依据。
A、情绪变化 B、活动兴趣 C、活动结果 D、发展变化
56.适合幼儿一日活动中过渡环节的游戏主要有手部游戏、( )、歌谣游戏等。
A、表演游戏 B、语言游戏 C、构建游戏 D、探索游戏
57.离园时,东东开心地对妈妈说:“今天老师表扬我了,还给我贴了好多颗小星星呢!”妈妈和老师沟通后才发现并没有这回事,妈妈觉得孩子撒谎了,感到非常担忧,对此,你认为( )。
A、东东撒谎了,必须高度重视,及时教育引导
B、东东将想象与现实混淆了,这是幼儿心理发展不成熟的正常表现。
C、这是儿童“双重人格”的表现,建议家园教育要保持一致
D、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没有恰当运用表扬、奖励等方法,应加以改进
58.异物入眼的正确处理方法是( )。
①用力眨眼,利用泪水将异物带出
②用手或手帕擦去异物
③用温水或蒸馏水冲洗眼睛
④翻开眼睛找到异物后用干净的棉签、纱布擦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9.幼儿园在为幼儿选择、购买玩具时,应考虑的因素是( )。
①符合安全及卫生标准
②课操作性和可控性
③年龄特点和个体特点
④教育意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60.表演游戏和角色游戏的区别主要是( )。
①游戏主要来源不同
②游戏内容来源不同
③游戏中小情节的产生不同
④游戏过程具有想象性和创造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简答:每题5分,共10分
1. 简述如何运用家庭、幼儿园的优势,构建家园互助平台?
2. 简述如何保证幼儿园的户外活动的安全?
二、案例分析(8分)
辉辉是个腼腆、害羞的孩子,平时很少说话,几乎从不发言。在今天的美术欣赏活动中,小朋友们兴趣很高,纷纷举手回答问题,连辉辉也举起了小手。老师 高兴极了,连忙请他发言。辉辉站起来,小脸涨得通红,什么也不说,老师表扬辉辉有进步,能勇敢举手,并说没想好没关系。请他坐下再想想。过一会,老师提出 新的问题时,辉辉又举起了小手,老师再次请他回答。可辉辉挠头,还是什么也说不出来,老师依然鼓励她继续努力,想好了再举手。又过了一会,老师给了辉辉第 三次机会,辉辉依然什么也没有说出来。
结合上述案例,分析教师的教育行为和辉辉的行为表现,并提出帮助辉辉学会大胆表达自己想法的策略。
三、论述:(1题12分)
在开展“好玩的水”主题活动时,教师在科学探索区的墙面上安装了高低不同的水管。一开始,孩子们乐此不疲地将装好的水从水管高处往下倒,看着水流下 来十分兴奋。玩了几天后,孩子就没兴趣了。此时,教师为幼儿提供了观察记录表,还投放了不同的运水工具,如各种管子,塑料袋,框子,海绵等,以及探索“水 的沉浮”的材料。科学探索区又热闹起来了。。。。。。
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幼儿在活动时所提供的支持策略,并且结合日常教学实践阐述区域活动中适宜的材料应具备的特征?
四、活动设计:20分
设计一节课中班社会活动《生活中的规则》。要求写明:活动的意图(2分)、活动目标(3分)、活动准备(2分)、活动的重难点(2分)、活动过程(11分)。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