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

◎评价方式: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如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和开放性考试等,追求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评价主体: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学生的发展。

◎评价过程:关注发展过程,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而终结性的评价结果随着改进计划的确定亦成为下一次评价的起点,进入学生发展的进程之中。

(2)发展性评价的要求

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性评价思想带给我们一个崭新的工作思路,许多课程实施者感到有些无从下手。为此,我们建议,可遵循行动研究的方法开展工作。

第一,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并了解教育评价发展的特点与新理念。

第二,组织有关人员,讨论“实现课程改革目标需要什么样的评价体系、评价工作思路与评价制度”,也可将题目分解以后再进行讨论。对照新课程倡导的教育评价思想,再分析讨论的结果。

第三,反思已有的教育评价工作,寻找与新课程倡导的教育评价思想相一致的地方,进行经验总结;同时,寻找差距与不足,制定改进计划。

第四,采取行动,具体实施在讨论和反思基础上形成的新评价工作计划。

第五,进行阶段性评价,采用多方面信息,总结经验,分析问题,丰富、补充和改进评价工作方案,再继续下一阶段的评价工作实施。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