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4、第二次工业革命
㈠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兴起的条件:
(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础;
(2)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3)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表现:
(1)电力的广泛应用(显著表现);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深远影响);
(3)化工技术的发展;
(4)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㈢、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1)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
(2)电动机、电灯(美 爱迪生)、电车、电话(美 贝尔)、电影放映机问世,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3)新的交通工具:汽车(1885年德 戴姆勒和本茨)和飞机(内燃机驱动 1903年美 莱特兄弟)。
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垄断组织的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㈤、垄断组织的出现:
(1)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2)方式:兼并或联合。部门:最先出现在新兴工业部门和钢铁工业。
(3)评价:积极——垄断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虽然大资本家实行垄断的目的是追求更多的利润,但垄断的出现确实适应了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对于扩大生产规模、改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消极——垄断资本家掌握了经济权力之后开始涉足国家的政治生活,且不断扩大对外侵略,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5、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行业:棉纺织业、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行业:电力工业、电器产品制造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化学工业等。
6、第二次工业革命特点:①很多科学研究成果都应用于生产;②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
在多个国家和几乎所有的工业领域同时展开。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