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深刻领悟条件表达式的应用,选择合适的运算符将表达式连接起来,并能够说出关系表达式的一般格式。
2.学生通过分析数学中方程根的问题,理解条件表达式所表达的意义。
3.体验信息处理的一般方法。感受信息技术的工具性,能够将课上的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不同的关系运算符,并能按照关系表达式的一般格式写出表达式。
【难点】能够根据语言描述写出相应的关系表达式。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生活实例,导入新课
教师请一位学生描述在ATM机上用银行卡是如何取钱的?学生进行描述“先找到ATM机取款机,把卡插入取款机,根据提示输入密码,如果密码对的话可以取钱;如果密码错误,屏幕显示了密码错误的提示”。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太棒了,但是用语言表述有时候太麻烦了,有没有一种简单的方式呢?”
引入——条件表达式。
环节二、自主探究
教师将学生描述的ATM机取款的过程,展示在大屏幕上。引导学生自主的阅读教材,四个人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什么是比较符,如果要完成选择应该选择哪个运算符?”。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根据教材上的内容比较容易找到“比较”的定义,根据以前具有的数学知识学生也能够选择正确的运算符。
环节三、教师讲解,突破重难点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讲解。虽然能够选择正确的运算符,但是VB当中的运算符还是与数学当中的运算符存在一定的区别,比如大于等于与>=等。同时教师在大屏幕上展示运算符与名称的表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出示写好的选择代码,提问“你从中找到的表达式是哪个?它们的格式是什么样的呢?”学生能够找到表达式,并能大概说出表达式的格式。
教师再次讲解表达式的格式:<表达式1>关系运算符<表达式2>;并列出一个例子。同时讲解关系表达式运算次序。
环节四、巩固提高
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一些数学上的表达式,引导学生用VB当中的运算符去表示出来。
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一些语言描述,让学生讨论并说出所选用的运算符。
环节五、小结作业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预习下节课内容,并尝试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一元二次方程当中判断根的个数,应该选用什么样的运算符。
四、板书设计
关注微信公众号xreduv了解最新考试资讯,加QQ群561285085定期发免费辅导资料。教师资格证面试时间临近,推荐报名教师资格证面试网校高清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来系统学习提升面试技能。关于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