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字音及句中停顿,如“?”“?”等;掌握和积累文言词汇,如“宾客”“??”等。
2. 过程与方法
采用“读、问、讨、问”额学习方法,学习文言文,积累文言文知识,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后天教育与个人努力对成才的重要性。
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蕴含道理。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观点并作出评价;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
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通过回顾《陈太丘与友期行》,请几个同学说出了似得少年天资聪颖的故事,如《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等。得出自古英雄出少年的结论,但引导学生思考:小时候天赋过人,之后不再学习会怎样?带着问题,进入今天课文的学习,看看主人公的命运如何。
(二)整体感知
1,介绍作者,让同学介绍
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抚州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2.诵读课文,教师和学生纠正字音、停顿
听录音、跟读、分组读、点读
例:录 扳 谒 称等
3.小组合作,翻译课文,疏通文意,指导朗读,学生代表
4.纠正,强调字词积累和读音
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
父异焉;邑人奇之;父利其然也等
5.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三)深入研读
1.方仲永才能发展经历的几个阶段
(1)幼年(五岁):指物作诗而就→天才
从哪些字体现出来:“忽”“即”“立”
(2)少年(十二岁):不能称前时之闻→衰退
(3)青年(二十岁):泯然众人矣→庸人
2.“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3.通过这篇文章懂得什么道理(作者观点)?
后天教育和个人努力对成才的重要性。
(四)拓展延伸
1.什么是天才?搜集名人名言。
2.以“由方仲永所想到的”为题说话。
(五)小结作业
课后习题;整理课文中的词类活用
(六)板书设计
方仲永
一、 作者:王安石
二、 字词:
三、课
关注微信公众号xreduv了解最新考试资讯,加QQ群561285085定期发免费辅导资料。教师资格证面试时间临近,推荐报名教师资格证面试网校高清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来系统学习提升面试技能。关于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