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欣赏并尝试演唱歌曲,了解中国早期创作歌曲的基本形式,弘扬民族音乐,增强民族自豪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直观演示、小组合作等方法,学生能够理解作品背后的音乐文化内涵。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歌曲的创作特点,能够有感情的表现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完整而充分的聆听音乐作品,认识赵元任及其音乐创作。

【难点】

感受歌词与曲调的完美结合,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品的创作特点。

三、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教师采取温故知新的形式展开课堂,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我国最早的校园音乐——20世纪初的学堂乐歌,哪位同学说一说都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作品呢?你最喜欢哪一首呢?”

2.教师引导并总结:“早期的学堂乐歌大多都是选曲填词的,由中国作曲家自己作词作曲的作品并不多见。”介绍赵元任是20年代改变选曲填词的作曲家之一,顺势导入本课。

(二)初步感知

1.教师播放艺术歌曲《卖布谣》,并请同学们思考:“这首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呢?”

2.学生自由回答。(抒情的、歌词对仗工整的)

3.教师追问:“这样的情绪使用了什么样的速度来呈现的呢?”(中速)

4.教师采用师生互动、补充总结的方式与同学们一同分享赵元任的音乐成就。(赵元任我国20世纪20年代著名的语言学家、作曲家,一生创作了100多首歌曲,被人们称为是“中国的舒伯特”。他吸收了大量的西方作曲技法来进行音乐创作,注重歌词与曲调的完美结合如大型合唱曲《海韵》。)

(三)探究学习

1.教师引导同学们再次聆听并提问:“歌曲的名字是《卖布谣》,这首歌曲传递出怎样的主旨信息?”

2.教师引导并总结歌词特点。(作者以对仗工整的音乐语言解释了战争年代,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的心酸命运。)

3.教师弹唱歌曲《卖布谣》,并请同学们思考:“歌曲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4.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单二部曲式结构,引导同学们将歌曲标记为A、B两个部分。

5.分别聆听A和B两个部分,并分析音乐特点。

(1)乐段A的情绪是怎样的?(抒情、陈述清贫的生活)

(2)乐段B的情绪是怎样的?(感慨的、情绪高潮)

6.学唱高潮乐句,请同学们思考:“作者是如何将歌曲推向高潮的?”

7.学生跟琴模唱,并回答问题。(节奏被拉宽、加入变化音来强调内容,具有西方作曲技法的特点。)

8.歌曲传达了什么精神主旨?(在军阀混战、山河残破的社会背景下,人民生活苦不堪言,这首歌曲正是代表了社会最底层劳动者的悲惨境遇、寓含了无限感慨,表现了对苦难大众的同情。)

9.教师弹琴,师生共同合作学唱歌曲的第一乐段,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刻感受歌曲主旨。

(四)拓展延伸

1.教师引导同学们一起欣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的选段——《关雎》和《桃夭》,并请同学们思考:“这样的文学作品,与我们今天学习的赵元任的歌曲《卖布谣》有什么相似之处呢?”

2.学生自由组合进行讨论,并在全班同学面前发表观点。(对仗工整、语言精炼)

3.教师评价并总结。(赵元任的《卖布谣》属于我国20年代最早尝试吸收西洋作曲技法来创作艺术歌曲的作品之一,他将中国自古以来的分节歌与西方激发创作的旋律相结合,充分发挥了语言学优势,避免了倒字的现象,做到了歌词与曲调的完美结合,为中国早期艺术歌曲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小结作业

1.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收获。(有意识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早期中国音乐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创造性的词曲结合成为了早期艺术歌曲的典范。)

2.请同学们课下为社区的老人演唱歌曲,听一听老人家讲讲当年的故事,下节课与同学们一同分享。

五、板书设计

关注微信公众号xreduv了解最新考试资讯,加QQ群479164364定期发免费辅导资料。教师资格证面试时间临近,推荐报名教师资格证面试网校高清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来系统学习提升面试技能。关于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