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辨析题(本人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22、德育的起点是提高道德认识。
参考答案:
错误。
德育的起点是多元化的。个体的品德包含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可以以任意一个为开端。
23、教学具有教育性。
参考答案:
正确。
教学具有教育性是最早由赫尔巴特提出来的,体现了教学的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24、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条件是想象。
参考答案:
错误。
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条件是复述。复述包含精细复述和机械复述,是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必要条件。
25、负强化和惩罚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参考答案:
错误。
负强化和惩罚不是一回事。负强化是去掉一个消极刺激导致行为增加,而惩罚是施加一个消极刺激导致行为减少。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6、简述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领域。
参考答案: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主要有四方面
(1)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
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
(4)劳动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
27、简述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
参考答案: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建立成长档案
4.组织班会活动和课外活动
5.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6.操行评定
7.班主任计划与总结
8.个别教育工作
28、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
参考答案:
(1)知识观:知识是客观的,但对知识的解释却是主观的,因人而异的。
(2)学习观:学生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主动的建构知识。
(3)学生观: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的。他们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29、简述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三阶段及其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
(1)依从阶段。依从阶段是指个人为逃避谴责、期望奖励,从而表面接受他人的观点,虽然外显行为 与他人一致,但其情感及认知均不一致,可以说是“ 口服心不服”
(2)认同阶段。认同是指个体在思想、情感和态度上认为他人的意见是正确的而主动接受他人的影 响来改变态度,在认知、情感与行为上与他人保持一致,可以说是“心服口服”。
(3)内化阶段。内化是指个体将自己认同的意见或观点融人自己的认知框架,形成内在的价值体系 与态度体系可以说是“心悦诚服”。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30、材料:
某市教育局最近出台一项改革措施,审查义务教育学校的力学效益,对效益高的学校实行倾斜政策,加大投资的力度。市教育局先制定出以学生学业成绩、升学率 等为主要指标评价体系,然后依据这一指标体系,由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评估专家和学校三方组成评估小组,对全市义务教育学校
政府出面对这些学校加大投资力度,以确保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据市教育局有关人士称,这项措施的出台将改变以往那种重点学校“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局面,因为评估的结果很有可能表明,重点学校不一定等于高效益的学校,一般学校也并不一定等效益低的学校。
问题:
试运用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理念和政策,评论该市教育局的这项改革措施。(18分)
参考答案:
该市教育局的做法不利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1.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该校在实施义务教育的过程中,制定以学生学业成绩、升学率为主要评估指标,只注重智育的培养,将智育作为评估的主要标准,忽略了学生德育、体育、美育的发展
2.《义务教育法规定》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该市教育局的做法,以分数作为主要评估标准,无法做到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
3.《义务教育法》第六条规定,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该市教育局根据学校升学率评估高效益学校,病对并对此类学校加大投资力度,违背了义务教育法的规定,资源并未得到合理配置,不利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31、材料
贾德1908年所做的“水下打靶”实验,是学习迁移研究的经典实验之一,他将被试分成两组,要他们陈练习用标枪投中水下的靶子。实验前,对一组讲授了光 学折射原理,另一组靶子置于水下1、2英尺处。结果,讲授过和未讲授过折有被试都必须学会运用标枪,理论的说明不能替代练习。
当把水下1、2英尺处的靶子移到水下4英尺处时,两组的差异就明显地表现出来:未讲授折射原理一组的被试不能运用水下1、2英尺处的投掷经验以人改进把子位于水下被试,则能迅速适应水下4英尺处的学习情境,学得快、投得准
(1)贾德在该实验基础上,提出了何种学习迁移理论?(4分)
(2)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4分)
(3)依据该理论,产生学习迁移的关键是什么?(5分)
(4)该理论对教学的主要启示是什么?(5分)
参考答案:
(1)根据水下击靶实验,贾德提出了迁移的概括说。
(2)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迁移不能自动产生,具有相同成分只是迁移的前提。贾德认为,在先期学习中所获得的东西,之所以能迁移到后期的学习,是因为在先期学习时获得了一般原理。这种一般原理可以部分或全部运用于学习之中。
(3)迁移的关键是概括出共同的原理。
(4)该理论对教学的启发是:
它揭示出造成学习迁移的关键原因是两种学习遵循着共同的原理,而不仅仅是相同的成分,从而使学习迁移的范围大为扩大。
概括不是一个自动的过程,而是与教学方法有密切的关系,即同样的教材内容,由于教学方法不同,教学效果就会差异悬殊,迁移效应也大不相同。
教师的指导对学习者概括和掌握原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广泛概括,从而发现导致学习迁移发生的一般原理的原则。
关注微信公众号xreduv了解最新考试资讯,加QQ群479164364定期发免费辅导资料。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临近,推荐教师资格证网校高清课程(点击购买中学、小学、幼儿园,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免费做题:点击下载题库APP(免费做题,免费视频,最新资讯)
资料分享:点击加QQ群561285085(定期上传免费资料,分享经验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