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二、材料分析题(3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30.托班幼儿园吃饭时普遍存在以下情况:不肯张嘴或不肯咀嚼吞咽。为解决这个问题,张老师想了很多办法。一天中午吃饭时,张老师端了—碗饭菜,边示范边夸张地说:“我是大老虎,嘴巴张得大,牙齿咬得快,一会饭菜吃光光!”鼓励幼儿和老师一样做大老虎,在进餐巡视时,张老师—会儿对吃得快的宝宝说:“嗯,原来这里有一只大老虎,我喜欢你!”一会儿又走到另外一个宝宝身边说:“这只老虎吃的真香呀!”有时还在“大老虎”身上贴个贴纸……慢慢地,幼儿爱吃饭了,也会吃饭了,把饭含在嘴里的现象明显减少了。
张老师还发现,每次吃饭璐璐还习惯用手擦嘴巴,所以吃完饭后,她的衣袖总是沾有很多菜汁,—天吃鸡腿,张老师特意在璐璐的桌子上放一条干净的小毛巾,让璐璐记得将沾满油腻的小手在毛巾上擦一擦,所以那天璐璐的衣袖很干净。从那以后,每到吃饭时张老师总会给璐璐准备—条毛巾,璐璐养成了随时用毛巾擦拭嘴和手的习惯,衣袖总是干干净净的。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育观的角度分析张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30.
张老师的行为符合素质教育观,值得肯定。
首先,张老师的行为体现了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教育活动中,要求教师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材料中张老师为了让幼儿养成好好吃饭的习惯,通过老师示范,学生模仿,并辅助小动物角色扮演的方式,增加幼儿自己动手吃饭的机会,鼓励幼儿克服困难,培养幼儿良好品质,激发幼儿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其次,张老师确立幼儿学习的主体地位,实施启发教学。张老师采用各种教育方法,变“注入“教育为“启发”教育,激发幼儿的学习如何大口吃饭的兴趣,引导幼儿动脑、动手、动口。材料中张老师通过强化幼儿正确吃饭的行为,使幼儿主动、活泼、愉快地吃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再次,张老师不仅关注全体幼儿,还关注不同幼儿的个体差异,从儿童的个性出发,对其进行教育。材料中的璐璐吃饭客易弄脏小手,张老师有针对性的给璐璐毛巾擦手,体现了针对不同幼儿采取不同方式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
总之,张老师的行为促进了幼儿主动、活泼、主动地发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良好习惯,很好地贯彻了素质教育的教育观。
31.材料:
下面是李老师的教育日志:下午的点心是每人一块蛋糕、一杯牛奶,孩子们像往常一样静静品尝着自己的那一份。发完后,我发现袋子里还有一块蛋糕,就随手给了旁边的莉莉,可没想到我着了无心之举却引起了一场“风波”,莉莉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举起了那块蛋糕,在小朋友面前炫耀起来:“这是李老师多给我吃的。”其他孩子有的向她投去了羡幕的眼神,向我桌上投来搜寻的眼神。孩子们接着纷纷议论起来,有的一本正经地说:“她小,所以李老师才给她吃的呢!”有的愤愤不平地说:“李老师一定是喜欢莉莉。”
这时,我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我的举动欠考虑,冷落了其他小朋友,我马上进行补救。”今天多的—块蛋糕老师给了莉莉,以后多下来的点心,老师会发给别的小朋友,大家轮流吃,你们说好吗?”孩子们脸上的复杂表情马上都消失了,大声喊道:“好“。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李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31.
李老师刚开始把多出来的蛋糕直接给了旁边的莉莉,没有体现教育的公平公正,但是后来老师及时的处理,教育行为符合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要求,值得肯定。
第一,李老师的教育行为体现了关爱学生。关爱学生要求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做学生良师益友。李老师面对其他小朋友的反应,并没有不管不问。而是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冷落了其他的小朋友,及时调整,关心爱护所有的小朋友,体现了关爱学生的道德规范。
第二,李老师的教育行为体现了为人师表。为人师表要求坚守高尚情操,以身作则,反思自己的行为。李老师能够及时的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且能够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体现了为人师表的道德要求。
总之,李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这种精神值得大力弘扬,需要每个老师学习。
32.材料
一个真正的文学批评家,应该坚守自己独立的批评品格,远离世俗的主流风尚,对文学进行精神与灵魂的审视,而不是庸常的絮语。然而,中国当下文学的主流批评恰恰存在着一定的灵魂缺失与精神萎缩。文学批评渐渐被市场与媒体所左右,总是在大而无当的赞歌与恣肆恶意的攻击之间进退维谷,作家和读者很难听到真正的批评的声音。大多数文学批评家将自己的批评视角与笔墨投向了文学的热闹喧嚣之地,而对一些处于边缘地位因种种缘故未能进入主流文坛的作家作品,却少有注意。事实上,在一些边缘作家的作品里,我们往往能够读到异于所谓主流的特别内容。譬如王小波,他在世的时候,并没有多少批评家的目光注意到他,关于其作品的译介自然也是其身后的事情了。而王小波的出现无疑显示了文学的另一种可能,他的作品在情神上和鲁迅式的焦灼与反抗,可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对人间猥琐的嘲弄,对现实生活的焦虑,对芸芸众生的哀怜,以及回到生活的深处与内心的深处,“将人的狂放、朗然之气弥散在作品中”,“在嘲弄社会的同时,也忽视了自我”。显然,王小波之死唤醒了—种新的文学批评的诞生,即充满学术良知、生存尊严与批评真理的文学批评。不过,这种文学批评并非当前文坛的太多数,恰恰相反,它只在少数批评家那里存在着,热闹的文坛依然那么热闹,热闹过后,一片虚无。文学批评的光芒,倘若日益被甚嚣尘上的商业化炒作完全掩盖,文学批评的末路或许也就为期不远了,我们的文学批评必须对此有所警觉。
(摘编自陈劲松《文学批评的姿态》
问题:1.材料最后一句:我们的文学批评对此有所警觉的“此”指代的内客是什么?(4分)
【答索要点】
此指的是①文学批评日益去向商业化炒作(2分);②文学批评的末路也许为期不远(2分)
2.结台文本请简要分析文章当下文学批评存在的弊端。 (10分)
【答案要点】
① 灵魂缺失与精神萎缩。(2分) ②文学批评缺乏客观性(3分) ③缺少对优秀的边缘文学作品的注意。(2分) ④文学批评家们少有满学术良知、生存尊严与批评真理的文学批评(3分)
三、写作题(本大题1小题,50分)
3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常言道:“上山容易,下山难。”这句话是说,上山虽然费力,但不客易发生危险;下山虽然省力,但却容易失足跌下山。其实,这简单的话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33.立意:“上山易,下山难”这句话主要是针对上下山所遭遇的风险而言的,意思是下山过程中比上山面临更多的危险和考验,因而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下山之难在于下山无需太多的体力而使人容易放松自己,使看似简单的事变得风险倍增。上山之时,人往往精力集中准备充分反而不会有大的危险。
联系实际,随着互联网+的推进,教育改革是势在必行。基于此,可以从教师要“居安思危”,“常备不懈”“防患未然”做好教育工作角度立意。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