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知识点汇总

一、教学目标体系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新课改提出的人才培养的三个维度,同样也是信息技术课程所需要关注和实施的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结果性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是指通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学生学习行为变化要达成要实现的结果,也叫结果性目标。这是三维目标的基础。这个目标是显性的,可测量的。

比如:四年级上册第十课《乐曲变化多样》知识和技能目标我们可以确定为:

1.学会利用作曲大师软件的系统按钮栏输入、删除简单的音符(音符按钮、撤销按钮)。

2.学会利用作曲大师软件的菜单栏,修改乐曲的音色、速度等效果,以及保存制作好的乐曲。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体验性目标

过程与方法,不是通常所说的教师的教学过程,应该是指引学习者的思维过程,是学生思考问题的认知建构过程,是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所以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确定目标的主体为学生。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性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指学生在学会知识和技能、理解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加工信息的过程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体验信息技术蕴涵的文化内涵,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

比如:四年级上册第十课《乐曲变化多样》的情感目标:

通过乐曲的简单编辑,体验制作乐曲的乐趣,体验信息技术在其他学科的简单应用。

二、目标设计的四要素

教师在制定目标时,往往制定得大而空。常见的有:“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交流讨论,实践设计,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等,从这样的目标中既看不出这节课的课题和内容,也无学科特色。一节课要培养学生这么多的能力,既不现实,也难以突出重点。不同的课题突出的重点应有所不同,关键是要让学生体验知识形成过程,学习一些基本的方法等。

为了克服教学目标陈述的含糊性,美国心理学家马杰提出用描述行为的术语来陈述目标,于是他提出了行为目标的概念和主张。

所谓行为目标,即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来陈述的目标。

行为目标的编写方法也叫的ABCD模式,即对象(audience)、行为(behavior)、条件(condition)和标准(degree)。也叫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

关注微信公众号xreduv了解最新考试资讯,加QQ群245394720定期发免费辅导资料。教师编制考试内容广泛,考生往往无从下手,抓不住重点。推荐报名教师编制考试笔试网校高清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进行系统学习。关于教师编制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