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考点精讲】
一、货币
(一)含义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二)产生
1.人类社会起初并无货币存在。
2.货币是在商品交换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分离出来的特殊商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自然结果。(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3.货币产生于原始社会后期。
(三)发展
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货币,可以看出,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发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四)本质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二、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是由货币的本质决定的,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
【典型例题】
1.迄今为止,货币形式经历了金银条块、金属铸币、纸币、电子货币这几个阶段的发展。下列对其认识正确的是( )。
①金银条块—使商品交换得以出现
②金属铸币—推动了商品的流通
③电子货币一未改变货币的本质
④纸币一具有货币的所有职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货币的知识。此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能力,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金银条块出现之前,商品交换就以出现,①错误;纸币本身没有价值,不能充当价值尺度的职能,④表述错误;金属铸币的使用促进了商品流通,电子货币减少了货币的使用,但其本质依然为一般等价物,并没改变货币的本质,故②③正确。故选C。
2.2017年国庆节期间,大学生小杨花3000元购买了一台标价为3788元的华为手机,采取分期付款方式,首付1200元,剩余钱款分12个月付清,每月付150元。材料中的“3000元”“3788元”“1200元”“150元”体现的货币职能分别是( )。
A.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B.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C.流通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D.流通手段、价值尺度、价值尺度、支付手段
2.【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货币职能的相关知识。本题出题意图在于考查学生对于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难度适中,得分关键在于抓住题干。在购买中实际支付是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是流通手段的职能,题干中的“3000元”“1200”是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标价”是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是价值尺度的职能,题干中的“3788元”是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货币用于支付工资、利息等是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题干中的“150元”是货币在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3.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既重要又困难,“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
(1)为什么说这个跳跃不成功,摔坏的是商品所有者?
(2)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是什么?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能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3.【参考答案】
(1)在商品流通条件下,货币起到商品交换媒介的作用。如果“商品--货币”的跳跃不成功,这就意味着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卖不出去,就意味着他白白付出了劳动,他所需要的商品也买不回来。因此,商品生产者只有把商品卖出去,并且卖出好价钱,才能生存发展下去。否则,摔坏的是商品所有者。
(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其基本职能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关注微信公众号xreduv了解最新考试资讯,加QQ群245394720定期发免费辅导资料。教师编制考试内容广泛,考生往往无从下手,抓不住重点。推荐报名教师编制考试笔试网校高清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进行系统学习。关于教师编制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