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一、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三角形,概括三角形的特征,认识各部分名称以及底和高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2.通过观察、操作等自主学习的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培养几何直观意识。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三角形,了解其底高等各部分名称。

难点: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三角形高的画法。

三、教学方法

实验法、小组讨论法、讲授法等。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通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儿吗?你能找出图中的三角形吗?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找三角形,列举生活中的三角形,唤起旧知,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丰富了三角形的表象,同时体会三角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新课讲授

1、三角形的含义。

(1)联系生活,画三角形。

(2)教师巡视,引导学生总结三角形的画法。在说画法的过程中体会“围成”。

(3)概括三角形的含义。

【设计意图】在画三角形、说画法、辨析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围成”的含义,概括三角形的含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1)教师提问:你画的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标在图上。

(2)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如果在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分别写上三个不同的大写字母,如:A、B、C,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三角形ABC”,也可以称为“三角形ACB”或“三角形BAC”等。

(3)找出三角形的三条边、三个角以及三个顶点。

【设计意图】在说、指、写三角形各部分名称的活动中,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建立三角形表象。

3、三角形的高和底

(1)认识三角形的高和底。

教师:三角形除了有3个顶点、3个角和3条边以外,它和平行四边形、梯形一样,也有底和高。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什么又是三角形的底呢?请打开教材阅读第60页上的内容。

教师指定学生,说说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什么是三角形的底。

(2)画三角形的高。

教师:在刚才画的三角形内,画出一条高,比一比,看谁画得最规范。

【设计意图】通过自已阅读教材了解三角形底和高的知识,在动手操作尝试画高、辨析交流、学生演示和再尝试的过程中,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学会画三角形的高。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巩固练习

1.填一填。

(1)由三条( )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一个三角形有( )条边,( )个角,( )个顶点。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 ),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 )。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 )条高。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

2.教材第60页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后作业

让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三角形并且做出他们的高。并且把今天学习的内容讲给爸爸妈妈听。

五、板书设计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