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作品《牧歌》,加深对蒙古族音乐文化的理解,感受蒙族人民对生活和家乡的热爱,增强热爱家乡和生活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歌曲的学习演唱,并配以讨论、欣赏、分析探究等活动/方法,学生能够了解长调的音乐特点,提高自身的演唱能力。
【知识与技能】
认识长调的音乐特点,掌握其节奏自由、舒缓,旋律悠长的演唱特点。并能够用悠扬抒情的情绪完整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作品热爱家乡和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蒙古族民歌风格,掌握《牧歌》演唱特点。
【难点】
分辨蒙古族民歌长调和短调的风格特点。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请同学演唱各地区民歌,并提问:各地歌曲风格都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因为地区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歌曲风格,有的细腻婉转,有的活泼跳跃、有的高亢嘹亮。顺势揭示课题《牧歌》。
(二)初步感知
1.教师播放歌曲,并提问歌曲描述了怎样的画面?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牧民放牧的情景。
2.教师再次播放歌曲,并提问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情绪悠扬舒展,很是宽广抒情。
(三)学唱歌曲
1.发声练习(常规发声/依据歌曲元素进行发声),教师提醒学生采用“呜”和“啊”的声音进行发声练习,注意嗓音保护。
2.教师范唱歌曲,学生小声哼唱。
教师提问:节奏变化和旋律起伏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节奏变化不大,旋律起伏较小。
3.教师播放歌曲,引导学生聆听节奏和旋律特点。
教师提问: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的特点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先探索,之后总结并讲解:节奏自由、舒缓,旋律悠长。
4.教师范唱旋律,引导学生跟随,注意气息。
教师提问:对于歌曲的呼吸发现了什么问题?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并组织学生练习:歌曲整体旋律和节奏偏向舒缓,因而注意用缓吸缓呼的方式演唱歌曲。
5.完整演唱谱例。
6.教师引导学生有节奏和感情的朗诵歌词,并请学生思考:唱词特点。
学生讨论并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并讲解:词组尾字多长音,表现悠长的感觉。
7.教师引导学生加歌词完整演唱歌曲,纠正歌词及旋律的对应问题。
请学生思考:歌曲表达的情感的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对家乡和生活的热爱。
8.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整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四)巩固提高
教师以分辨长调和短调为主题,引导学生对比、思考并总结。
1.请学生演唱《嘎达梅林》并回顾歌曲特点。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嘎达梅林》是蒙古族民歌中的短调,短调民歌节拍律动鲜明、结构句法清晰。
2.引导学生回顾《牧歌》的特点并进行对比。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并讲解:长调在蒙古社会享有独特和受人推崇的地位,长调也叫长歌,是相对短歌而言,除指曲调悠长外,还有历史久远之意。长调可界定为由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在畜牧业生产劳动中创造的,在野外放牧和传统节庆时演唱的一种民歌,一般为上、下各两句歌词,演唱者根据生活积累和对自然的感悟来发挥,演唱的节律各不相同,长调歌词绝大多数内容是描写草原景象。长调旋律悠长舒缓、意境开阔、声多词少、气息绵长。短调民歌与长调民歌明显不同的是,短调民歌篇幅较短小,曲调紧凑,节奏整齐、鲜明,音域相对窄一些。短调一般是两行,有韵的两句式或四句式,节拍比较固定,歌词简单,但不呆板,其特点在音韵上广泛运用叠字。短调民歌主要流行于蒙汉杂居的半农半牧区,往往是即兴歌唱,灵活性很强。
(五)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回顾长调和短调的知识,长调的演唱特点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教师呼吁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
布置课后作业:搜集长调的相关歌曲,下节课进行交流分享。
四、板书设计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