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一、整体介绍一下《春江花月夜》这首诗。
【参考答案】
《春江花月夜》选自北师大版必修四第二单元第七课,同时也是考试当中的重要课文。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若虚所作,文中用华丽的辞藻创造性的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江南春夜的画卷。在写景的同时也抒发了作者的离别相思之苦。该诗韵调优美,千古传唱,素有“孤篇盖全唐”之誉。
诗歌描写春、江、花、夜、月,重点写月。描绘了一幅壮丽、宁静、优美的春江花月夜风景图,从而概括出所描绘的景色美,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引发了作者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生发了“宇宙永恒,明月常在,生命个体虽然短暂却又代代相传”的感慨,从而概括出心理美。然后诗人把我们引入一个情思浓郁的诗境,感受游子思妇两地相望、相思之情。但诗人又不直说游子思妇的思念,而是用 “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他们的相思之情,继而概括出情感美。
二、请简要介绍张若虚。
【参考答案】
张若虚(约647年—约730年),字、号均不详,主要活动在公元七世纪中期至公元八世纪前期,扬州(今属江苏扬州)人。初唐诗人。以《春江花月夜》著名。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成为“吴中四士”。他的诗仅存二首于《全唐诗》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隋 乐府 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
三、意象是什么?中国诗歌为何对一向情有独钟?
【参考答案】
1.意象简单说来包括“意”和“象”两部分。“意”指主观意识“象”指“客观物象”合起来即是指在诗歌中打上了人的主观意识烙印的客观物象。意象虽说是外来词汇但意象法却是中国诗歌的传统手法之一诗经里面就大量使用意象。楚辞里面的香草美人之喻更是自觉地将意象的使用纳入了有明显理论倾向的美学追求。到了唐诗宋词元曲的时候意象的使用已相当成熟和科学了。有的作品如杜甫的《登高》马致远的《天静沙·秋思》等几乎通篇都用意象构成。当代80年代中期虽然出现过“反意象”的诗歌创作倾向但现在看来无论曾有多少人大张旗鼓的“反”过但仍然阻挡不了诗人们对意象的钟爱。另外从实际情况来看新诗中的精品仍然是以意象法为基本手法并推陈出新的作品。
2.这和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古人“仰观天象于玄表俯察品类于有形”就是通过认识自然象来认识宇宙并进而认识人类自身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天人合一这也是思维模式的结果。人们追求与自然的和谐一致物我相融。这种思维模式和文化特征体现在文学艺术的创作上便是大量使用意象以象寄意以象言情以象载道以象喻理等等。
四、有些老师上课只提问好学生,针对这件事情,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是一种互动式的教学形式有利于课程的顺利进行,但是只提问学习好的学生违背了教育公平性原则,同时也会阻碍素质教育的发展,我对这种行为是坚决不认同的。一方面这种行为会导致学习差的学生产生心里偏差以至于更加不愿意参与课堂回答问题,甚至出现厌学的心理,另外学习好的学生会认为只有学习好才是王道忽略德智体美的发展。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个层面,首先现在社会观点普遍认为只有学习才是学生的首要任务从而越来越重视成绩,其次学校过于注重升学率,重点培养好学生导致成绩差距越来越大。再次,老师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使课程顺利进行,也喜欢提问好学生。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首先媒体、社区共同呼吁社会大众改变成绩第一的旧观念,引导大家重视素质教育同时教育部门监督学校禁止将学生划分三六九等。最后学校管理老师,制止老师上课忽略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感受的不当行为。同时安抚学习成绩差的同学情绪,激励他们重视学习,并且引导成绩好的同学重视其他方面素质的发展。总之,按成绩划分学生档次本身就是错误的,教育不公平现象在我们课堂上就更是不应出现,对于这种行为我是坚决不赞同的。
更多真题及资料请加负责老师微信66746005领取
五、你认为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职业认知类)
【参考答案】
课堂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作为一门科学,就应该有一定的评价标准,而作为一门艺术,贵在创新,不应该有唯一的评价标准。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但作为一堂好课,还是有最基本的衡量标准的。
一堂好课,应是“学习课”,而不是单纯的“教学课”。一堂好课应该是教学相长,师生都是学习者,同时互相帮助和交流。教师不应一味地教,学生也不能被动地“学”。
一堂好课,应该是“自主课”,而不是单纯的“执行课”。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个策划者而不是单纯的执行者,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工程师而不是一个“教育技术工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一堂好课,应该有“个性化”色彩,不应该是“标准件”。没有个性就没创造,没有个性就不能满足所以学生的需求,这样课堂气氛就不会热烈,授课效果达不到,更谈不上创造。
一堂好课,应该是知识网络,而不是一个实点。不能单一地以教学目标的实现作为好课的标准,即不能单一注重知识点的传授。教学活动应该是一个网络,除知识技能的学习外,还应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培养,形成人的发展网络。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