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六、区域的结构与组织
1、区域经济结构: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决定了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就结构的属性而言,区域经济结构包括了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企业结构、技术结构、要素结构等。
2、区域产业分类:
(一)三次产业分类
三次产业分类也称为克拉克(C.G.Clark)产业分类,即把全部的经济活动分成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其中,第一产业包括农业、畜牧 业、林业和狩猎业等;第二产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等工业部门;第三产业包括商业、金融及保险业、运输业、服务业及其它各项事业(如科学、文化、教 育、卫生、公务等)
(二)★产业功能分类
产业功能分类是根据各个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相互之间的联系,将其分成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和基础性产业三大类。主导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 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关联产业是指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产出、技术等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基础性产业则是指为区域经 济增长、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产业。
(三)要素集约度产业分类
要素是进行生产活动必须使用的各种物质资料和劳动力,包括资本、劳动力、技术、自然与人文资源等。根据产业对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可以划分为资源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3、配第-克拉克定律:佩蒂-克拉克定理是科林·克拉克(C.G.Clark)于1940年在威廉·佩蒂(William Petty)关于国民收入与劳动力流动之间关系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该理论指出,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 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和第三 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原因在于,在经济发展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着收入相对差异,而劳动力总是倾向于流向高收入的产业。
4、霍夫曼定理:霍夫曼定理是霍夫曼(W.G. Hoffmann)在1931年提出的。它揭示了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结构演变的规律。霍夫曼使用了近20个国家的工业结构方面的时间序列资 料,重点分析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比例关系,这个比例被称之为“霍夫曼比例”或“霍夫曼系数”。即,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霍夫曼定理的核心思想就是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霍夫曼比例呈下降趋势:在工业化的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的生产在制造业中占主导地位,资本资料工业的 生产不发达,此时,霍夫曼比例为5(±1);第二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发展速度比消费资料工业快,但在规模上仍比消费资料工业小得多,这时,霍夫曼比例为 2.5(±1);第三阶段,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大体相当,霍夫曼比例是1(±0.5);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超过了消费资料工业的 规模。
5、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
(1)评价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的资源结构相对应性,即能否有效地发挥本区域在资源方面的比较优势。(2)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系统功能。(3)评价区 域产业结构的内部关联程度。(4)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6)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先进性。(7)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结构性效益。
6、区域空间结构:区域空间结构是指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
7、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
一般地,区域空间结构由点、线、网络和域面四个基本要素所组成。
区域空间结构中的点是指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点状分布形态。一般地,工业、商业、服务业等部门的组织在空间上因有集聚的要求往往呈现出点状,于是就形成了相应的工业点、商业网点、服务网点等。
区域空间结构中的线是指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所呈现出的线状分布形态。根据经济活动的性质,线包括了交通线(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组 成),通讯线(由各种通讯设施组成),能源供给线(由各种能源设施组成),给排水线(由各种水利设施组成),还有由一定数量的城镇作线状分布所形成的线。
区域空间结构中的网络是由相关的点和线相互连接所形成的。
区域空间结构中的域面是由区域内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所表现出的面状分布状态。最常见的有,农业空间分布所呈现的域面,各种市场所形成的域面,城市经济辐射力所形成的域面。
点、线、域面之间的组合方式有7种组合模式。“点一点”构成节点系统,表现为条状城镇带和块状城镇群。“点一线”构成交通、工业等经济枢纽系统。 “点—面”构成城市—区域系统,表现为城镇聚集区,城市经济区。“线—线”构成交通、通讯、电力、供排水等网络设施系统。“线—面”组成产业区域系统。 “面—面”组成宏观经济地域系统,如经济区、经济地带。“点—线—面”就构成了空间经济一体化系统。“具体表现为节点相互依存,域面协调发展,通道配套运 行,各种空间经济实体的联系交错密集,呈现网络化系统。”
8、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1.极核式空间结构2.点轴式空间结构3.网络式空间结构4.区域城市对称分布。
9、集聚与扩散机制:
(1).集聚机制。集聚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与过程。集聚机制的形成源于三个方面。一是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二是 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三是经济活动对集聚经济的追求。<集聚能够产生集聚引力。在集聚引力的作用下,区域经济在空间上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首先,集 聚导致区域的极化现象。在集聚过程中,区域内的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等将不断地向优区位移动,于是就促成了区域经济增长极或增长中心的形成和发展。 其次,集聚将加剧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与不平衡。在集聚引力的作用下,区域内部会产生中心与边缘的分化过程,产生经济活动在空间分布上的密集与稀疏现象,区 域内部因此而出现空间差异和不平衡。第三,集聚是促进发达地区、城市、城市密集区、专业化地区、产业密集带等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力量。第四,集聚还能够引发 和加剧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城市与农村、专业化地区与一般地区等之间形成发展关系上的“马态效应”,即强者恒强,弱者恒弱。>
(2).扩散机制。扩散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分散趋向与过程。扩散机制的形成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避免集聚不经济。第二,寻求新的发展机会。第三,部分经济活动区位指向的作用。
(3).集聚与扩散的关系。集聚与扩散是相互对立和并存的,是制约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机制。它们之间的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不同阶段,集聚与扩散机制发生作用的强度不一样。其次,集聚机制与扩散机制的作用都存在一定的惯性。
10、空间近邻效应:空间近邻效应是指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之间或各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对其相互联系所产生的影响。
11、农村工业化:农村工业化是位于农区的工业的兴起与发展并推动整个农村经济和社会进步的过程。(农村工业化的主导力量不仅限于农村工业,还有农 村的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服务业等,也就是说农村工业化其实是由发育于农村的各种非农产业共同推动的。农村工业化的导因可分为3种,其一,农民 自发、自主地发展非农产业;其二,外来投资者(包括政府、企业及其它社会组织)在农村投资,雇佣当地农民发展非农产业;其三、农民与外来投资者均以投资人 的身份联合发展非农产业。)
12、农村工业化对区域发展产生了显著的推动作用。具体表现在,第一,农村工业化促进了农业工业化。带来了农业劳动手段的现代化,农业生产的专业 化、商品化、社会化和集约化。第二,农村工业缓解了农村人口多、耕地少的尖锐矛盾,同时,也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增加了农民从事非农产业和自我发 展的机会。第三,农村工业化使农村居民受到了商业经济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影响,促进了他们文化水平、思想意识、乃至人格等素质的全面提高。总之,农村工业化 推动了我国传统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化,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并对区域和国家的市场经济转轨做出了积极贡献。
13、技术创新:就是技术发展中的突破,是技术领域发生的根本性的、对技术本身和经济活动有着广泛而深刻影响的重大变化。
14、区域创新网络:从空间组织的角度考虑,技术创新在较大的程度上得益于企业、技术研发机构等各种创新主体在地理上的接近或者集聚,以及各种相关 的地方联系的综合作用。这种创新主体在地理上的集聚及相互联系的加强,便产生了一种新的技术创新空间组织形式——区域创新网络。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