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题型强化练习(5)单项选择

1.强调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方法比较灵活的教育是(  )。
A.古代印度 B.古代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2.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3.品德是(  )。
A.自然现象 B.生物现象 C.个体现象 D.社会现象

4.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杜威 B.卢梭 C.夸美纽斯 D.诺笃尔普

5.课程论研究的是(  )的问题。
A.为谁教 B.怎样教 C.教什么 D.教给谁

6.苏格拉底“产婆术”的教学原则与下列(  )教学原则相一致。
A.学不躐等 B.长善救失 C.学而时习之 D.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7.在构成思想品德的四要素中,(  )是基础。
A.知 B.情 C.意 D.行

8.班级授课制的首行时代是(  )。
A.15世纪末的欧洲 B.16世纪的欧洲 C.15世纪末的中国 D.16世纪的中国

9.“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对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是(  )。
A.环境 B.遗传 C.教育 D.主观努力

10.实行双轨制的国家以(  )为代表。
A.英国 B.美国 C.苏联 D.中国

11.学生在做问答题时的记忆活动主要是(  )。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

12.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
A.回避条件作用 B.惩罚 C.逃避条件作用 D.消退

13.根据韦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  )。
A.能力 B.努力 C.任务 D.运气

14.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  )。
A.积极作用 B.消极作用 C.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D.没有作用

15.有人记忆马克思的生日“1818年5月5日”时,联想为“马克思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产阶级呜呜地哭”,这是使用了(  )。
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元认识策略 D.复述策略

16.教育目的的本质是(  )。
A.培养社会精英 B.提高人口素质 C.促进社会发展 D.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

17.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否则就是违反了学生的(  )。
A.人身自由权 B.人格尊严权 C.身心健康权 D.隐私权

18.伯克赫斯特创立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班级授课 B.设计教学法 C.道尔顿制 D.分组教学

19.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从问题提供的各种信息中寻找最佳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
A.直觉思维 B.聚合思维 C.抽象思维 D.发散思维

20.(  )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A.建构主义 B.认知一结构 C.信息加工 D.尝试一错误

答案解析

1.D【解析】古希腊半岛有两个奴隶制国家斯巴达和雅典,由于地理的、政治经济的原因,两者的教育体制不同、目的不同、内容与方法也不同,题干指的是雅典的教育。

2.B【解析】少年期是身心剧烈变化的时期,少年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但他们的认识水平还很低,所以是“危险期”。

3.C【解析】品德是个体现象,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具体体现。

4.D【解析】由教育学理论可知,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诺笃尔普。

5.C【解析】课程论侧重研究“教什么”,教学论侧重研究“如何教”。

6.D【解析】苏格拉底“产婆术”的教学原则与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原则相一致,均强调引导性和启发性。A属于循序渐进原则,B属于因材施教原则,C属于巩固性原则。

7.A【解析】没有正确的道德认识就不可能产生健康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知是其他要素的基础。

8.B【解析】由授课制演变史可知,16世纪的欧洲是班级授课制的首行时代。

9.A【解析】环境为入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10.A【解析】英国是实行双轨制国家的代表。

11.D【解析】此题考查回忆的含义,注意和再认区分开来。

12.C【解析】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这类条件作用称为“逃避条件作用”,题干描述的行为符合C项。

13.A【解析】B选项为不稳定的内在原因;C为稳定的外在原因;D为不稳定的外在原因。

14.C【解析】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15.B【解析】题干所述例子为谐音联想法。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理解性的记忆策略,利用谐音联想法帮助记忆是其中一种。

16.D【解析】由教育目的的制定依据可知教育目的的本质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

17.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六条提出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场所中活动,身心健康权是人身权的最基本权利,主要包括学生的生命健康权、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内容。

18.C【解析】略。

19.B【解析】聚合思维就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从问题提供的各种信息中寻找最佳答案的思维方式。

20.A【解析】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认为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被动接受知识的,而是信息的主动建构者。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