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一、考情介绍

遗忘的原因总的来说多以客观题的形式进行考察,所以需要考生在学习中要重在对知识点进行理解,才能灵活应对各种题目。

二、知识点梳理

关于遗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不同的观点:

(1)记忆痕迹衰退说也称作自动消退说,是巴甫洛夫的观点。他主张遗忘是记住的内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退,以至最后消退的结果。通俗一些说,就是他主张记过的东西如果不复习就会遗忘。所以教学启示就是要复习。

(2)干扰抑制说的代表人物是詹金斯和达伦巴希。他们认为遗忘是因为回忆的时候受到了其他刺激的干扰。前面学习内容对后面学习内容的干扰叫作前摄抑制,例如“先学习汉语可能会干扰后面学习英语时的发音”;后面对前面学习内容的干扰叫作倒摄抑制,例如“学完开车后,反而不会骑自行车了”。其次,还涉及到其他知识点:会出现首因效应是因为没有受到前摄抑制,近因效应是因为没有倒摄抑制。中间学习效果差是因为既受到了前摄抑制,又受到了倒摄抑制,即双重抑制。

(3)同化说是奥苏贝尔的观点,他认为遗忘就是用高级的观念代替了低级的观念,认知结构简化了,记忆负担减轻。

(4)动机说的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他认为遗忘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因为情绪,比如“考试的时候紧张了,就把学过的内容忘了”;还有一种是因为动机,也就是想忘所以忘了,当然这个“不是有意识的,是因为可能太痛苦了,所以无意识忘记了”,例如影视作品中主人公因为遇到了太过伤心的事,就有可能暂时性遗忘,就是一种弗洛伊德所说的动机说。

(5)提取失败说是图尔文的观点,认为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会一直在,想不起来是因为我们在提取时没有找到线索。例如心理学的一个现象“舌尖效应:话到嘴边却说不出来了”,反映的就是提取失败。

三、易错点分析

1、考试的时候因为紧张忘记了学过的内容,符合哪个遗忘理论?

动机说。因为这里是因为紧张,属于情绪,所以是动机说。

2、考试的时候简单的力学公式突然想不起来了,符合哪个遗忘理论?

提取失败说。因为是简单的内容突然想不起来,是因为缺乏线索,就是提取失败了。

四、难点

个别题目会考察到部分理论所主张的遗忘在遗忘种类中如何归类,所以接下来对于这几个理论进行梳理。

1.第一个维度:

积极遗忘-奥苏贝尔的同化说;

消极遗忘-其余理论;

2.第二个维度:

永久性遗忘-巴甫洛夫的记忆痕迹衰退说;

暂时性遗忘-弗洛伊德的动机说/压抑说、图尔文的提取失败说、詹金斯和达伦巴西的干扰抑制说;

3.第三个维度:

主动性遗忘-弗洛伊德的动机说/压抑说;

被动性遗忘-巴甫洛夫的记忆痕迹衰退说。

关注微信公众号xreduv了解最新考试资讯,加QQ群245394720定期发免费辅导资料。教师编制考试内容广泛,考生往往无从下手,抓不住重点。推荐报名教师编制考试笔试直播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进行系统学习。关于教师编制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